你喝过香菜牛油果口味的牛奶吗?你吃过巧克力馅的包子吗?这些“疯感十足”的食物,全部来自天津人之手。近年来频频出圈的天津日昇配资,已经把抽象的气质浸入了小吃里。
除此以外,天津人还钟情于本地的“老味儿”——老味儿刨冰、老味儿豆浆……这传说中神秘莫测的“老味儿”,又是个什么味儿?天津小吃到底还有多少“癫”操作?
带着这些好奇,我和同事小江、老李开启了这趟逛吃之旅,用一整天的时间,解锁天津人那些脑洞大开的特色小吃!
01陪了天津人40年的早餐店,长什么样?
第一次来天津的我,还没吃上天津小吃,就先见识了天津人的自来熟。
我们八点半抵达天津站,一出站就碰见了一位把自行车当健腹轮锻炼的本地大爷,精神头十足。没说两句话,大爷就爽快地掀起衣服秀了秀腹肌,自豪地说自己已经健身了六年。
看来,天津人均e人,这话一点都不假。
这会儿大家都还没吃早饭,我想起刚在动车上偶遇的天津阿姨,她极力推荐“炉炉香”。我们发现,这家老店已经开了40年,今年从南市食品街搬到了天津拖拉机厂旧址,是本地人爱去的早餐店。
店里的服务员推荐了几款招牌——小麻酱烧饼、榛仁巧克力酥,还有特色的孜然羊肉和咖喱牛肉烧饼。但我对“红果烧饼”更感到好奇,询问后才知道红果是天津人对山楂的叫法。咬开热乎乎的饼皮,里面是绵密的馅料,和日常吃到的果丹皮不同,馅料带着朴实的酸甜。
小江选了榛仁巧克力酥,第一口就觉得不对劲,不仅没有榛仁,而且红棕色的内馅看着像是豆沙。再咬一口,果然,是服务员错拿成了豆沙酥。好吧,错就错了。
烧饼和豆沙酥的最佳早餐搭档,莫过于一碗鸡蛋汤,骨汤混合着满满的蛋花,特别鲜美。这里还有一个更隐藏的吃法:把馄饨汤底升级成鸡蛋汤,咬一口鲜香的大肉馄饨,抿一口细腻软嫩的蛋花,你就能获得双倍幸福。
邻座的大哥告诉我们,以前鸡蛋很珍贵,不仅馄饨是清汤的,煎饼馃子也都是素皮的。如果今天你到煎饼馃子摊上说“不要放鸡蛋,我要个素皮儿,加一根儿果子”,老板就认你是最正宗的天津人,因为这样这种做法能保留煎饼果子绿豆的豆香味儿。
02天津最硬气糕干店,五代祖传老手艺
大哥还给我们推荐了西北角的小吃日昇配资,说那里藏着全天津最好吃的糕干。
比起天津拖拉机厂,西北角要热闹许多,一整条街都是吃的。我们串街走巷,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档口处,找到了传说中的“糕干王”。
这家仅有一个窗口售卖,小店门脸上醒目地挂着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和“津门老字号”的铜牌。店员说每逢周末总会排长队,老顾客都是一次买走整板糕干。店里只售两种糕干:经典豆沙和豆沙红果鸳鸯双拼。
我们有幸来到后厨,见证一块糕干的诞生。一位阿姨麻利地在模具上铺一层底粉,再填入红果馅和豆沙馅,覆上米粉后用羽毛轻扫表面,最后洒上橘皮制成的青红丝,放进锅里蒸熟。七八分钟后,一块米香四溢的糕干便出炉了。
糕干王第四代传人也在现场,说起自家手艺滔滔不绝:“我是第四辈,门口的小姐姐是第五辈,咱介里保证,百分之百是纯的,假一罚万!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,不是所有的糕干都叫糕干王,咱是生产馅,不是搬运工!”这些广告词一气呵成,简直太有才了。
我拿起一块糕干尝了尝,外皮粉糯绵密,咬起来软中带韧,偶尔嚼到的青红丝带着清香,比起单独的红果馅,豆沙让酸甜味变得更温和。
作为一名温州人,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“状元糕”,同样都是米粉搭配青红丝,不过没有馅,口感也不及糕干细腻。糕干吃起来还是蛮顶的,吃一块就刚刚好,就像小江用粤语讲的“一嚿起两嚿止”。
如果说这些红果味的点心是“开胃菜”,那么接下来的巧克力味小吃,才是这趟天津之旅最大的惊喜。
03巧克力脑袋老板,爆改天津熟梨糕
作为一个巧克力控,我早就被网上各种天津巧克力小吃帖种草。在各种攻略里,我们发现在南开三马路,有一家叫“豆你玩”的小吃店,它自封为“夹芯熟梨糕首创者”,那里有卖巧克力熟梨糕。
这家店店面不大,食客都是买完即走。被问到为什么店名叫“豆你玩”,老板说自己小时候是个相声迷,这名字就取自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段子《逗你玩》,又因为店里平时会用红豆绿豆等食材,就把“逗”改成了“豆”。果然,天津人对相声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。
我们点了熟梨糕,只见老板把粗磨的熟米粉粒放进模具里压实,铺上一层好时巧克力酱,然后把模具架在高压锅蒸汽口熏蒸定型,没多久就做好了一块。
熟梨糕吃下去有颗粒感,热乎乎的米粉裹着浓郁的巧克力酱,太好吃了。老板说自己也是个巧克力脑袋,但以前巧克力是稀缺食品,只有过年才吃得上。
我好奇为什么熟梨糕里没有梨,老板解释以前做熟梨糕的师傅们在大街小巷里售卖,人们经常会问“熟了吗”,于是得名“熟哩糕”,后面为了字形字音的统一变成了熟梨糕。
除了熟梨糕,老板还给我们介绍了天津的两种传统酱料——酸磨膏和酸杏酱,分别由酸枣和杏肉制成。这两种酱比较经典的吃法,是“大饼抹酱”和“小碗抹酱”。
前者是把酱料抹在圆形脆米饼的半边,后者则是把馅料放进一个像蛋挞壳形状的“小碗”日昇配资,有点像老式甜筒。酸磨膏吃起来口感沙沙的,酸味很足,而酸杏酱的果香和甜味更突出。这两种口味甜而不腻,我被狠狠种草了。
04津门甜品界“泥石流”,舍我其谁
不过,要说到天津最火的巧克力小吃,中栗华的巧克力蒸饼必上榜。
中栗华在天津有十家分店,我们直奔鞍山道总店。这家中栗华店面大,食品种类多,除了蒸饼,还有粽子、黏食、刨冰等。有位顾客说自己几乎每周都来,最爱巧克力、草莓和杏肉蒸饼,端午节还会买芋泥巧克力粽子。
除了牛奶巧克力蒸饼,中栗华竟然还卖重口味的榴莲巧克力蒸饼!小江是我们中唯一的榴莲爱好者,看到榴莲巧克力蒸饼自告奋勇要尝鲜。这个蒸饼足有拳头大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表面印着大大的“榴莲”二字。
小江刚掰开,“噗”的一声,乳白色的榴莲白巧内馅就涌了出来。迅速调整好姿势咬下一口,榴莲和白巧克力平衡得刚刚好,榴莲味不会喧宾夺主,又给白巧克力味带来一些新鲜感。
但说实话,连吃了一整天甜品后,还是会觉得有点小腻。好在,我们马上迎来了这趟旅行最解暑解腻的环节——吃冰!
05这个“王中王”,不卖香肠卖刨冰
刨冰是天津人夏天的灵魂,天津刨冰界还有四大金刚——小胖、铁真、王中王和古香斋。我们一看地图,发现王中王离中栗华只有1公里左右,索性来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。
还没到店门口,就远远感受到了这家开了36年老味刨冰店生意有多火爆,门口大排长龙,甚至有人专程开车过来买刨冰。
此时的我们,急需鲜果刨冰来解暑解腻。师傅把纯水大冰块往刨冰机下一送,“唰唰”几下,晶莹的冰碴就堆满了整个盘子,接着淋上山楂、菠萝、橘子、芒果四色果酱,再铺上现切的时令鲜果——芒果、菠萝、西瓜、火龙果,一盘加满料的刨冰,比脑袋还大。
舀一勺送入口中,细碎的冰碴咯吱咯吱在齿间蹦蹦跳跳,特别脆爽。顶上的水果非常新鲜,咬下去的那一瞬,暑气顿时消了一半。小江认为刨冰达到了“不甜的甜品”的标准,扛了一天设备的老李直呼:“这个冰这个冰这个冰真的绝了。”
虽然我们被冰出了不少表情包,但还是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反复体验刨冰带来的凉爽。
06杨千嬅连吃9碗的冰淇淋,有嘛魔力?
吃完刨冰还不过瘾,我们决定去一家叫“如饴富食”的创意冰淇淋店尝尝鲜。听说我们要吃麻酱冰激凌,送我们的司机直摇头:“哎哟我滴妈,这咸的,听着这玩意儿我觉得能就两张饼。”
和今天打卡的其他老店不一样,如饴富食的装潢特别复古文艺,里面的陈设像是上世纪的副食店。里头还有位大姨坐镇,她凭着经典的盘头造型,成为这家店的“镇店之宝”。
店里的手绘菜单让人耳目一新,招牌口味是麻酱、酱豆腐和老豆浆,店家也会按照时令推出限定口味。据说去年杨千嬅在这里一口气尝了12种口味,最爱的还是这三款招牌。不过,它们吃起来都让人有种“甜咸莫辨”的感觉。
麻酱味,给人一种在生吃花生酱的错觉,香味很足;酱豆腐口味,一入口尝到的是玫瑰香,接着是浓郁的焦糖风味,最后还有芝士的奶香;老豆浆则带着微微糊锅的豆味,是地道的天津老味道。
我们还拼了龙井毛豆、羊角蜜和杨梅冰酪三款更清爽的口味。龙井毛豆有淡淡的茶香味,羊角蜜则比较清新,口味偏淡,杨梅这款更适合喜欢酸甜口的朋友。
吃完冰淇淋,天色已近黄昏,我们也结束了这甜度超标的一天。
这次逛下来,我们发现天津在食物的包容度上,已经抵达next level。从酸甜的红果烧饼到百年传承的糕干,从让人“wow”一声的榴莲巧克力蒸饼,到颠覆想象力的麻酱冰激凌,天津小吃既保留着老味道,又大胆创新玩出了新花样。这么多哏儿味小吃,你最想试试哪一样?
策划 | 抠抠鸭
分镜 | 抠抠鸭
出镜 | 抠抠鸭 小江 逸轩
设计 | 秋瞳
动效 | 郭宇航
剪辑 | 郭宇航
摄影 | 逸轩 小江 抠抠鸭
作者:在天津吃撑了的城市漫游计划
360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